海伦农场:打响秋收攻坚战 机械化助力25.98万亩作物颗粒归仓
金秋时节,北大荒集团海伦农场的田野间一派繁忙景象。一望无际的大豆田里,大型收割机伴着隆隆轰鸣穿梭作业,金黄色的大豆被精准收割后倒入地头拖车;收割后的田地上,拖拉机牵引着打包机快速运转,散落秸秆转眼变成规整草包——这是农场全面打响秋收攻坚战的生动缩影。
金秋时节,北大荒集团海伦农场的田野间一派繁忙景象。一望无际的大豆田里,大型收割机伴着隆隆轰鸣穿梭作业,金黄色的大豆被精准收割后倒入地头拖车;收割后的田地上,拖拉机牵引着打包机快速运转,散落秸秆转眼变成规整草包——这是农场全面打响秋收攻坚战的生动缩影。
在上海的一些农业基地中,智慧大棚逐渐成为作物种植的重要形式。这类大棚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作物生长环境进行监测和调节,以支持种植过程的进行。以下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智慧大棚的相关情况。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使用是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关键策略,但二者特性迥异,若搭配不当,不仅无法发挥协同优势,还可能导致肥力浪费、土壤受损甚至作物减产。掌握以下核心注意事项,是实现“沃土养地、高效增产”的前提。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以科技赋能为核心驱动力,深度推进数字技术与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农业流通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师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翅膀”。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以科技赋能为核心驱动力,深度推进数字技术与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农业流通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师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翅膀”。
据蒙古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5年8月,蒙古收获干草、蔬菜、马铃薯和饲草总量分别为15.65万吨、2.45万吨、0.94万吨和0.5万吨。其中,干草、蔬菜和饲草总量同比分别增加6万吨、0.28万吨和0.19万吨,分别增长62.1%、13%和60.6%。马铃薯
乌克兰部周二透露,截至9月30日,乌克兰农民已播种250万公顷冬季作物,这些作物将于2026年收成,其中包含140万公顷冬小麦。 该部本月早些时候称,乌克兰农民计划把2026年冬季谷物的播种面积扩大到543万公顷,高于2025年的524万公顷。部还指出,冬小麦
9月30日,乌克兰相关部门透露,截至当日,乌克兰农民已播种250万公顷冬季作物,这些作物将于2026年收成,其中冬小麦播种面积达140万公顷。 该部门本月早些时候表明,乌克兰农民计划将2026年冬季谷物播种面积扩至543万公顷,高于2025年的524万公顷。
在石家庄的田野间,传统的农耕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的概念逐渐融入农业生产中,带来了一些新的方法和工具。这些技术不改变农业的本质,而是通过新的方式帮助农民更有效地管理农田和作物。
“秋分”已至,麦播在即。近日,市农业农村委组织召开全市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暨“三秋”生产视频会议。市农业农村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彤参加会议并讲话,各涉农区农业农村委,市农科院,市农业中心,市执法总队,天津食品集团以及委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现代育种的本质,是通过科学手段使作物的优良基因实现优化重组。而杂交育种和制种则是通过人工杂交选育的方式,让不同品种的作物“结亲”,重组优异性状,它们的后代往往会更强壮、更高产,这种现象叫“杂种优势”。但这个过程一点也不轻松。
国庆期间北方秋收区将进入大范围收获阶段,期间大部地区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适宜成熟作物集中收晒;黄淮江淮等地多阴雨,其中1—4日黄淮西部南部降雨强度较大,对成熟作物机收和晾晒不利。江南华南晚稻区大部气温正常至偏高,无明显寒露风天气,利于晚稻安全齐穗和结实灌浆;华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石家庄农田自动气象站这个话题。作为一名对农业技术感兴趣的自媒体人,小编一直关注着现代科技在农田管理中的应用。自动气象站听起来可能有些专业,但实际上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接下来,我将以科普的风格,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大家介绍农田
“天须籽粒有一种醇香的味道,我们本地的农牧民拿来制作糌粑,作为早餐和着酥油茶、奶渣一起食用。”白杨坪村村支书、九龙县孟董云尚雪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庆鹏说,“以前天须主要是自食自用,以我村为例,2021年前,只有两三户农户将天须粉拿来卖钱。”
目前安阳市夏玉米陆续进入收获期。9月29日,记者从市气象部门了解到,预计10月,全市平均降水量35毫米左右,较常年同期(28.2毫米)偏多2成至3成;全市平均气温15℃至15.5℃左右,较常年同期(15.1℃)略偏高。
田间地头,复种作物各展生机,葵花采收后种下的西蓝花,叶片肥厚、翠色欲滴;制种西瓜错峰种植的玉米,已稳步进入蜡熟期,小麦收割后复种的燕麦草,也即将迎来收获。如今,“粮+饲”“粮+菜”“制种西瓜+玉米”“葵花+西蓝花”等多样化复种模式,让传统农田焕新颜,真正实现“
例如,农历八月初八这天是“沾日”,有天降甘露的意义,旧时人们会通过这天判断后续的天气走势收成。像农谚“有沾无沾,就看八月初八”、“八月初八不沾天,来年老农不种田”等,都是通过这天下不下雨来判断天气走势和年景的。
齐鲁网·闪电新闻讯2025年盐碱地农作物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观摩培训活动近日开展,项目组赴滨州、东营7个试验示范基地观摩交流。该项目实施三年来,累计试验筛选适宜推广的盐碱地栽培作物优良品种50余个,培训人员1500多人次。
作为农资发展的三驾马车,从这三个维度寻找增量始终是农资人绕不开的话题,也是解决行业难题最直接的方法!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8日讯“大家看,这片玉米株型紧凑,果穗均匀一致,按照这个长势,亩产能到750-800公斤!”9月28日上午,在邹平市万亩饲用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中农海稻(深圳)公司高品质玉米育种中心技术总监张金龙一边测量一边赞叹。这片示范田种植密度高